殊涂同归的成语故事


殊涂同归

拼音shū tú tóng guī

基本解释语出《易 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,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。”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。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。

出处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,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殊涂同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殊涂同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
劳燕分飞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泥牛入海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》:“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无消息。”
众多非一 汉 王充《论衡 别通》:“孔子道美,故譬以宗庙,众多非一,故喻以百官。”
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下卷:“在夷陵,青山绿水,日在目前,无复俗累。”
晕头转向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儿子居然变了,而且变得这么快!”
信及豚鱼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 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荒淫无耻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
当仁不让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卫灵公》:“当仁不让于师。”朱熹集注:“当仁,以仁为己任也。”